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由于听障儿童在聆听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困难,可能会造成他们在与他人沟通交流时缺乏一些策略,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听障儿童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观察、等待和倾听
家长在与听障儿童进行互动时,要多运用观察、等待和倾听的策略,鼓励并促进儿童开启沟通。
观察是要观察听障儿童对什么感兴趣。通过观察儿童表情、动作、情绪等,确认儿童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感受,适时地输入语言。
等待是让听障儿童有机会引发互动或投入某个活动。通过等待给予听障儿童自行组织语言、表达需求和意图的机会,让儿童在对话中做出反应、思考,并给予回应。
小技巧
1、中断行为:走一走就停下来,跑跑停,跳跳停……;或说话到一半,就停下来,等待孩子开启互动:为什么不走了?你想说什么?
2、不要立刻满足:玩玩具或吃东西、喝饮料时,一次只给一点,期待孩子表达:我想再吃一点/再喝一口;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得很高,激发孩子表达:玩具放得太高了,我拿不到。
3、故意装傻:故意猜错孩子的意思,期待孩子表达:我说的不是××,是××;向孩子要他手里没有的东西,引导孩子表达:我没有××。
4、出乎意料:如,拿衣服当裤子穿,引导孩子发现并表达:你穿错了,那不是裤子。
倾听是要倾听听障儿童想说什么或表达什么。当儿童尝试用语言表达时,家长注意不要总是打断他;当他的口语表达或语意不清时,试着以不同的方式确认其想要表达的意图,再示范正确合适的语言。
相处的“三要”法
要让听障儿童做引导
家长要跟随儿童的脚步,这样他可以把正在看到、听到、感受到和正在做的事情与成人说的话联系起来,更容易学习到新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也会比较愿意模仿成人的话,会愿意和成人花更多的时间交流、沟通、讨论更多他感兴趣的事,提*沟通能力。
调整自己,与听障儿童一同分享
家长要调整自已,与听障儿童一同分享,比如:积极参与听障儿童的活动;帮助他说出想说却又不会说的话;与听障儿童分享你的想法;把“好不好”、“对不对”等转换成具体的“什么”、“怎么”、“哪里”等问题。
要增加新语言和新经验
在增加新语言和新经验时,可以命名与描述一个物品;可以根据需要减慢速度,以及强调关键词;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句子去重复关键词;可以适当扩展语言的长度和词汇的复杂度,提*儿童的语言水平。
家长示范良好的沟通方式,将有助于听障儿童沟通能力的掌握。成功的沟通经验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建立健康的心态,让他们的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