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省会第23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3月3日是第23次“爱耳日”,第10个“世界听力日”。今天上午,由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河南省卫健委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主办,郑州大学第*、*二、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联办;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郑州康园听力言语康复中心,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准医学中心承办的省会第23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郑州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隆重举行。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吴霄,康复部部长杨洪涛,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松振出席本次活动。郑州大学第*、*二、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准医学中心,郑州康园听力言语康复中心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和领导以及河南助残活动形象大使小象暖暖参加本活动。


康园康复的孩子们带来的舞台剧《是谁借走了我的耳朵》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可爱的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告诉大家,虽然他们的

“耳朵”和大家的不一样,但是,他们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也可以听到鸟语花香,也可以展翅翱翔。



省卫健委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卢伟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听力保健工作高度重视,措施得当。一是在范围内开展了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工作,在《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2021—2025年)》中,计划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比例从2020年的86.5%提高到2025年的90%以上。二是学龄前儿童从1岁开始进入“儿保系统”接受社区每年1次的听力筛查。新生儿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也陆续开展,在遗传咨询和阻断耳聋基因代际传递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防聋意识,实现对耳部疾病和听力损失“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携手同心,在科普教育、基因检测、听力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各个环节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为了的推动我省耳聋基因检测工作,造福更多的家庭,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准医学中心汤文学教授经多方努力,捐赠价值

300万元的耳聋基因检测服务3000份。本次捐赠将作为咿起行•暖暖爱‘尔’系列公益活动之一的暖暖爱“尔”耳聋基因检测项目。相信有了基因检测作为*障,我们将会为更多的家庭保驾护航,真正减少耳聋的发生,实现优生优育和家庭幸福!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尤其是儿童的康复救助和辅具适配服务。

2018年以来,我省建立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连续多年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为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今年由省残联牵头实施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继续纳入河南重点民生实事,要求为包括听障儿童在内的不少于2.4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今天,郑州市残联为听障儿童准备了助听器和聪聆助听器*障服务计划卡。


康园康复家长代表文煜妈妈也**感谢省、市残联领导对其它儿童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她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给众多听障宝宝家庭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康复老师给孩子们披上了盔甲,家长们定会通过努力让孩子们成长的道路更加平坦。


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张松振在致辞中讲到: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省重点民生实事,为包括听障儿童在内的不少于

24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不断提高我市听障儿童健康水平。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听力残疾预防和康复事业,奉献爱心之举。也希望通过大力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知识,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使更多的人享有美好听力,聆听精彩未来!



在活动现场,由郑州康园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发起的咿起行

•暖暖爱‘尔’系列公益活动在众多领导及专家的见证下正式启动。咿起行·暖暖爱“尔”系列公益活动包括:爱“尔”耳聋基因检测(3000份);三代试管阻断——爱“尔”项目;专家爱“尔”线上科普课堂;科学康复,爱“尔”直播分享等系列活动。通过丰富*面的科普活动提醒大家关爱听力健康,共建健康中国。



活动后半场,由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主治医师万留霞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带来了公益科普讲座《单基因遗传病的防控》。


咿起行

·暖暖爱“尔”系列公益活动将大力宣传和普及保护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爱耳护耳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推动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持续为建设健康中国而努力。